浩口镇非遗文旅小镇:创新“非遗+农业”产销贯通模式,传承文化焕发新活力

近年来,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,各地纷纷探索非遗与文旅产业相结合的新路径。在众多创新实践中,湖北省监利县浩口镇打造非遗文旅小镇,以“非遗+农业”产销贯通模式,成功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深度融合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浩口镇位于湖北省监利县,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。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,如监利民歌、监利木雕等,还有独特的农业资源。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,浩口镇积极探索“非遗+农业”产销贯通模式,打造非遗文旅小镇。
一、挖掘非遗资源,打造特色文旅产品
浩口镇充分挖掘当地非遗资源,以监利民歌、监利木雕等为代表,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文旅产品。如监利民歌,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,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;监利木雕,则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造型,成为了游客争相购买的纪念品。
二、整合农业资源,发展特色农业产业
浩口镇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,发展特色农业产业。如监利县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,浩口镇依托这一优势,大力发展优质稻米种植,打造了“监利大米”这一知名品牌。同时,还引进了特色水果、蔬菜等农产品,丰富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。
三、产销贯通,实现非遗与农业融合发展
在“非遗+农业”产销贯通模式下,浩口镇实现了非遗与农业的融合发展。一方面,通过非遗文化资源的开发,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、体验,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;另一方面,农业产业得到了提升,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增加。
具体来说,浩口镇采取了以下措施:
1. 建立非遗展示馆,展示当地非遗文化,让游客在参观过程中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。
2. 举办非遗文化节,举办各类非遗技艺展示、比赛等活动,提高非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3. 发展非遗文创产业,将非遗元素融入农业产品包装、设计等方面,提升产品附加值。
4. 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,将当地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,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。
四、展望未来,助力乡村振兴
浩口镇“非遗+农业”产销贯通模式的成功实践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。未来,浩口镇将继续加大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力度,推动非遗与农业、旅游、科技等产业的深度融合,助力乡村振兴。
总之,浩口镇打造非遗文旅小镇,探索“非遗+农业”产销贯通模式,为我国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更多地区将借鉴这一成功经验,让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

